姓名:汪曾祺
出生日期:1920年3月5日
逝世日期:1997年5月16日
籍贯:江苏高邮
身份: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
1940年,开始创作小说。
1950年调入北京,历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
1964年,参与现代京剧《芦荡火种》的改编(后易名为《沙家浜》)。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以短篇小说成就最高。
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12月,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小说:《受戒》《晚饭花集》《逝水》《大淖记事》《黄油烙饼》等
散文:《端午的鸭蛋》《昆明的雨》《随遇而安》《自报家门》等
戏剧:《沙家浜》(参与改编)
文集:《晚翠文谈》《人间存一角》《人间有味》《人生有趣》等
汪曾祺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
融自我于其中:汪曾祺在创作中紧贴着文中的人、物、景、事,融自我于其中,有鲜明的个人特点。
显幽默于俗世:他的作品中常夹杂不动声色的幽默,使得他在说古考据中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慈眉善目的娓娓道来。
文言与现代白话结合:汪曾祺的语言特色是将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达到和谐。
汪曾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他师从沈从文,作品淡雅清新,对寻根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