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辉人物形象分析
王玉辉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极具艺术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他的多元化性格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矛盾和精神困顿。
王玉辉头戴方巾,身穿旧宝蓝直裰,面皮深黑,花白胡须,约有六十多岁光景。他的外貌描绘了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秀才形象,与周进、范进等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王玉辉的人生遭际比周进、范进更为凄惨。周、范二人虽然历经艰辛,但最终还是考中了科举,而王玉辉却年年考试,年年落榜,一生穷困潦倒。这种遭遇使得王玉辉在思想上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和困顿。
执拗但善良:王玉辉是一个执拗的老书生,他坚守封建道德,对女儿殉夫的行为甚至表示支持,这体现了他的迂腐和残忍。然而,在女儿去世后,他又表现出对女儿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这显示出他善良的一面。
深受礼教熏染:王玉辉是封建时期深受礼教熏染的一个群体的代表。他真心诚意地认为自己在做着符合圣贤之道的好事,这体现了封建礼教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也导致了他对女儿的残忍行为,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既可憎又可悲的人物。
鼓励女儿殉夫:王玉辉的女儿在丈夫去世后坚持要殉夫,而王玉辉不仅没有阻拦,反而表示支持。这种残忍的行为使得他成为了小说中最可憎的人物之一。然而,在女儿去世后,他又表现出对女儿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这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对封建礼教的坚守与反思:王玉辉虽然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但在女儿去世后,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敬的人物。他的反思和挣扎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和嘲讽。
王玉辉是一个执拗但善良的老书生,他是命运悲剧和思想矛盾的综合体。他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对女儿殉夫的行为表示支持,这体现了他的迂腐和残忍。然而,在女儿去世后,他又表现出对女儿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这显示出他善良的一面。王玉辉的形象既让人痛恨又让人同情,他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也是其帮凶。通过王玉辉的形象塑造,作者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守护和理想社会的向往。